卡牌搭配的核心在于理解角色定位与技能联动。游戏中的角色主要分为防御型、进攻型和辅助型三大类,防御型角色擅长抵挡伤害,进攻型角色专注于输出,而辅助型角色则提供增益效果或治疗。合理的阵容需要兼顾生存与输出,通常建议采用2防御+2辅助+4输出的经典结构,确保队伍在承受敌方攻击的同时能高效消灭对手。品质越高的角色成长性越好,但低品质角色通过合理培养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战斗机制采用即时制模式,攻击顺序由角色速度决定,技能释放无需消耗资源但受冷却时间限制。上阵位的角色通过受伤或释放技能积攒怒气,援助位则消耗怒气释放关键技能。战斗中需注意连续连击机制的触发条件,通过特定技能组合可造成额外伤害。面对不同敌人时,应针对性调整技能选择,例如对高防御敌人使用破防技能,对高攻击敌人则增加防御或恢复类技能。
主线任务和日常任务是获取经验与资源的主要途径,需优先完成。招募系统是获得新角色的重要渠道,但需注意资源分配,优先提升核心角色的等级与技能。角色进阶需要特定道具,可通过扫荡主线副本获取,进阶后还能解锁技能点数。同名角色可用于觉醒,获得全新技能;非同名角色则可通过升星提升战力。

面对切后排的敌人时,可将防御角色置于队尾保护输出;若敌方群体攻击较强,则需增加辅助治疗频率。某些特定卡牌组合会触发连携效果,产生额外增益,这类隐藏机制需通过实战测试逐步掌握。游戏中共有62个角色,职业定位决定其属性成长和技能倾向,建议初期集中培养5-6个核心角色组成基础阵容。

特训模式是检验阵容强度的试金石,该模式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前期侧重熟悉操作和敌人行为模式,中期需针对boss特性制定战术,后期则考验阵容的综合强度与玩家的临场应变能力。角色觉醒和突破能显著提升战力,但需要消耗同名角色或特殊道具,这些资源应谨慎规划使用。
游戏的策略深度体现在阵容构建与战斗调校的每个环节。从基础的角色定位认知,到进阶的资源分配与技能组合,再到高阶的连携效果触发与实战微操,都需要玩家持续探索和优化。建议保持阵容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战斗场景,同时关注核心角色的养成进度,在稳定与变化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