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圈作为所有行动指令的基础载体,其覆盖范围并非能无限扩大。每个独立计划圈有固定半径限制,通过多圈重叠虽能实现区域延伸,但叠加部分仍受系统判定的物理边界约束。游戏机制通过主基地等级硬性规定计划圈数量上限,从根本上杜绝了无限制扩张的可能性。
计划圈的扩展本质上是多个独立圈层的空间叠加,而非单一圈的几何放大。当玩家尝试连接两个计划圈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两个原始圈所有区域的复合型计划范围,这种扩展方式会消耗额外的策略值,且复合圈内曲率航行的效率会因路径复杂度增加而降低。取消扩展计划圈时所有重叠部分会同步消失,这种设计强制玩家必须谨慎规划空间布局。
计划圈的实际效用与资源分布密度密切相关。盲目追求物理范围扩大可能导致圈内资源浓度下降,反而降低采矿效率。高级采矿平台或前哨站等建筑形成的固定计划区域虽不占用个人计划圈配额,但其覆盖范围同样受建筑等级限制。玩家在中期发展阶段需学会通过建筑布局优化来替代部分计划圈功能,例如将采矿平台放置在多资源交汇处以减少移动指令的频次。
从战术层面看,计划圈的扩展并非总具有正向收益。过大的封锁范围会导致舰队防守力量分散,而敌方可通过曲率航行绕过外围直接突袭关键区域。联盟计划圈虽提供更大作战半径,但委派舰队数量限制和指挥延迟等问题会抵消部分空间优势。理想状态下,计划圈的扩展应以实现具体战术目标为导向,而非单纯追求数值最大化。
计划圈系统的设计逻辑始终围绕有限资源下的策略博弈这一核心。玩家需要理解扩展行为背后的成本递增规律:每增加一个计划圈都会提升全局操作复杂度,并可能引发舰队调度冲突。游戏后期更强调通过精确计算曲率路径和资源采集周期来提升现有计划圈的利用率,而非持续扩大物理范围。这种设计确保了星际战场始终存在战略纵深与决策压力。